耕耘在康复战线上的两位军转干部军转干部宝贵在何处?是他们对党忠诚、为国爱民的理想信念上,在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上,在他们遵纪守法、坚韧不拔的优良作风上。 高 萍,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原113医院主任护师。 王伟华,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武警宁波消防支队工程师。 他们忠于事业、扎身基层、默默奉献,用自己的一腔热情,撑起了一个又一个残疾人之家。 左图:高萍 右图:王伟华 临危受命,忘而无私 2012年初始,已经是宁波市康复医院副院长的高萍和社区指导部部长的王伟华应象山县县残联要求就到象山开始县康复医院建设可行性调研工作。2013年底,组织和领导找到高副院长,希望她去筹建象山县康复医院。那时的象山县康复医院只有一幢老建筑,没有员工,更没有设备。已到不惑之年的她,在宁波有自己的事业、家庭和朋友,要放弃一切,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从零开始,困难难以想象。 军人的使命最终让她又一次无私地选择了挑战。 图为高萍、王伟华查看病人康复训练情况 不忘初心,勤责担当 世纪前后,王伟华和高萍先后转业到康复中心,当时的康复中心是一所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学校,宁波康复还是一片未拓的荒地,很多项目或没有萌芽或没有开展,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和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需求,很多残疾人和疾病后的功能障碍患者,只能采取传统的方式在家庭休息生养而逐步进展成为残疾人或悄然离世。王伟华和高萍两位军转干部在与残疾人的接触中,洞察到现代康复对功能障碍患者减少减轻残疾和提高生命质量重要性,急在心里、刻不容缓。他俩在残联和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自己所长,一个主导工程康复方向,放下干部架子,从做普通技工开始,搓、刨、磨、锯、钻,逐步掌握康复工程技术。一个主导医疗康复方向,曾主动做脑瘫儿童保姆,从与残疾人交心开始,了解残疾人需求。两位院长秉承“勇于担当、敢打硬仗、善于攻艰”的军转干部本色,夜以继日,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一张病床、一个病人,假肢、矫形器、助听器、助视器、自助具、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新产品、新概念、新技术不断进入宁波,开起了宁波现代康复序幕。如今,宁波市康复医院已发展成为全国康复的一面旗帜。 图为高萍荣获“第七届最美象山人” 既然选择了,就不能放弃 一点一滴,宁波康复的不断成长与壮大,两位军转干部的心血,人们还历历在目,组织又分别安排他俩到象山筹建和管理象山县康复医院,这又是一次艰难的挑战。象山地处偏僻,山多人少,相对宁波资源十分短缺,面对人员、资金、病源、设施、技术、内外环境等等方面的诸多困难,他俩的选择是:服从领导对军转干部的信任。 既然选择了挑战,就要脚踏实地地一项一项去解决。在象山,高萍同志曾吃在路边小摊,可谓“风餐露宿”,筹建条件十分艰苦,她克服困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逐步解决人才队伍、康复设备、内部机构组建等问题,医院于2014年10月顺利成立。2016年初,王伟华同志在医院发展瓶颈期下沉到象山,两位军转干部同心协力,着眼梗阻,把脉问题,勇于创新,大胆引进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医院运行逐步畅通,医院发展展现新的起色,服务面不断拓宽,服务量显著提高。 象山县康复医院的创建与发展,正如两位院长自己所说的,首先要有领导支持。服务方向正确就会有政策保障。二是要有信心。百姓需要就是我们的信心。三是贵在坚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言放弃,总会有结果。四是心中要装有“百姓”。坚定公益性质,走近百姓,为了百姓。两位院长就是秉持这样的自信和军人特有的血性担当,留在象山吃住在医院,一干就是八年,象山县康复医院才有欣欣向荣的今日。 图为高萍、王伟华参加宁波市康复年会 行与不行,看成果 自转业到地方,两位院长无论在那个岗位,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有力的举措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在岗位上不断成长,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目前,宁波市康复医院已在行业中成为全国的代表,被国务院授予“残疾人之家”称号,象山县康复医院发展规模也已达100张床位,93名员工,业务覆盖脑卒中康复,烧伤康复,颅脑损伤康复,骨与关节损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脑瘫儿童康复,手外伤康复,儿童脊柱侧弯矫治,运动创伤康复,截肢康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肿瘤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假肢、矫形器装配制作,辅助器具适配等,业已成为象山县开展残疾预防与康复服务的主力平台,也得到了浙江省残联的高度评价,医院被评为“十三五”期间省残疾人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创新型和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康复机构。 人在世间,不只是为了成就自己,更多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像高萍和王伟华这样的军转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长期舍身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无怨、无悔,孜孜不倦地为残疾预防和康复事业担当奉献,很好的诠释了我们新时代军转干部的风采,深受基层群众和病人的信赖与赞誉。目前,两位军转干部或退休或调离离开了象山,但他们依然默默地关注和支持着象山康复事业。 |